• 本站采用最新技术HTML5 、CSS3、Bootstrap等制作 。

  • 由于低版本IE不支持HTML5和CSS3技术,对于部分HTML5模板在IE6、7、8错位问题,请使用搜狗浏览器、Chrome谷歌浏览器、FireFox浏览器、360浏览器等查看

  • 下载最新浏览器

    360浏览器operl浏览器

  •  

    火狐浏览器google浏览器

0536-8378971

切开的西瓜不宜久放

             发布日期:07-15     来源:       发布者:       点击人数:      

  炎炎夏日,西瓜历来被认为是消暑佳品。然而近日,一条“隔夜西瓜细菌数以亿计”的新闻让不少人犯了嘀咕:“隔夜西瓜到底还能不能吃?”
  网上热传隔夜西瓜该扔? 细菌量数以亿计.
  近日,“隔夜西瓜不能吃”的消息在微博、微信、网络等平台广为传播。记者梳理后发现,尽管这一消息演变成“隔夜西瓜不能吃,细菌难以数清”、“隔夜西瓜细菌数以亿计”等不同形式,但所有内容均来自某媒体的一个实验。
  该媒体报道,一家三口因吃了隔夜冷藏的西瓜,全都拉肚子进了医院。随后,该报记者将切开的半个西瓜封上保鲜膜,并在常温下保存12个小时后送到相关部门进行检测。
  在试验中,工作人员分别在西瓜切面的表层、表层下4厘米处、表层下8厘米处取样,每处取样1克,捣碎后放入培养基中。12小时后,三个样品的培养基中均分布着密密麻麻的菌群。实验人员表示细菌数量已难以数清,需要以亿为单位计算,其中,表层的瓜瓤细菌最多。最后得出隔夜西瓜细菌数以亿计的结论,并呼吁大家扔掉隔夜的西瓜。
  “隔夜西瓜细菌数以亿计”的消息在网络上不胫而走,并一度被众人视为能证实“隔夜西瓜不能吃”的有力证据。然而,就在这种言论出来不久,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何计国就曾出来辟谣。他说,这个实验看似很有说服力,却犯了一个很重要的错误。
  “实验中和现实中的样品完全是两回事。”何计国说,实验中是常温保存,这种条件下很容易滋生细菌。而现实情况是,市民一般会冷藏保存,并裹有保鲜膜。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把表面一层西瓜切掉后再吃。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副研究员钟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尽管如此,没吃完的西瓜确实不宜久放,切开的西瓜常温下一般最多放置4个小时,及时冷藏才安全。
  专家支招
  与其纠结细菌数 不如开水烫刀
  针对此次试验结果,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周康说,每克中含有3800个细菌并不算多,举例来说,市民买回的生肉上,每克大概会有10万个细菌,有的甚至更多。周康说,但因为肉和西瓜的食用方法不同,经炒制后,生肉的很多细菌都会死亡。
  根据国家发布的GB17401-2003《膨化食品卫生标准》,每克食品低于10000个细菌便可以放心食用。“比较而言,隔夜西瓜的细菌数大大低于这个数目。”周康说。在此次试验中,每克含有的3800细菌来源也可能很多,可能沾上了刀上的细菌,也有可能沾上了保鲜膜上的细菌。按照这个检测出来的细菌数,与其在西瓜保存上纠结,不如在切西瓜用的刀上下点功夫。“如果刀被污染了,细菌数远不止这个数。”周康建议,市民一定要将水果刀和菜刀分开来用,想想如果一把刚切了肉的刀,简单用冷水清洗后就用来切西瓜,细菌很多不说,因为可能含有致病菌,有很大风险,建议切之前先用开水烫一下刀。
  一点常识,裹保鲜膜冷藏西瓜 细菌数反而多
  把裹有保鲜膜的西瓜放入冰箱中冷藏,和直接把西瓜放入冰箱中冷藏,哪种方式的细菌更多?针对此问题,百度百科的“真相问答机”曾专门做过调查,在调查中,有74%的网友选择“未裹保鲜膜的西瓜细菌会更多”。可事实上,大量试验却表明,二者相比,裹有保鲜膜的冷藏西瓜的细菌反而更多。
  对此,“真相问答机”专家解释称,使用保鲜膜覆盖在切开的西瓜表面,使西瓜内部形成了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保存了西瓜内部的水分,同时使得西瓜内部的温度不会很快降至4摄氏度,这就给细菌的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
  但实验同时发现,不裹百乐源保鲜膜的西瓜水分流失更快,裹有百乐源保鲜膜的西瓜更为新鲜。“家用冰箱冷藏的食物较为复杂,裹上百乐源保鲜膜更多是为了防止西瓜串味儿。”专家说。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400-853-6678
售后咨询热线
0536-8378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