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
近些年,一系列食品质量安全事件不断出现,挑战着公众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信任底限。“食品安全”成为两会公众关注的热词之一。
“三个’最严’的表述,表明食品安全形势的严峻,也展现了政府整治食品安全的决心。”浙江省奉化市萧王庙街道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表示,近些年国家已越来越认识到需要构建机制,利用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建议提高食品安全违法的处罚力度。
食品安全涵盖了种植养殖、生产加工、仓储流通、销售消费等诸多环节。在长长的链条上,分管的部门多,且存在各自分管的现象。然而,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到底由谁负责,容不得“踢皮球”式的推诿,必须有明确责任人承担责任。
“食品安全涉及每一个人,哪怕0.1%的不安全对于个人或家庭而言,都可能是100%的危害。在自媒体时代,食品安全正陷入‘真相跑不过谣言’的怪圈,公 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降低。”戴天荣呼吁建立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长效机制。他还表示,在这些事件中,有的确有其事,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以谣传谣,一夜间发酵成 了公共事件。“发生此类事件时政府不能沉默。”他说,“如果官方失声,专家失声,伪专家就会大行其道,食品安全就会失控。”
对于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还要从法律上提高犯罪成本。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表示,解决母婴食品安全问题,既需要行业、企业加强自律、提高产业水 平,更要靠法律制度的完善。一方面,要明确零售商对商品质量的法律责任,不论是实体零售还是电子商务,都要切实承担起对自身平台经营活动的监管职责,不能 置身事外;另一方面,经销商要承担先行赔付的责任,及时保障消费者权益,然后再向生产者或服务者追溯;同时,还要建立严格的母婴食品市场准入机制,对于食 品安全问题一经发现将坚决取缔经营资质。
更多资讯关注百乐源保鲜包装有限公司。